我們問聖經班裏的兒童:「可否告訴我們關於摩西的一件事情。」家榮是其中一個舉起手來讓我們辨識的孩子。當我們請他作答時,好像很意外似的。
他猶疑了一會兒後說:「啊!他已不再生存在地球上了。」對!我們接納他的答案,卻有些失望,莫非他只有這個想法。
然而,我們要驚訝嗎?家榮偶爾參加聖經班一星期一次或連續來三個星期,跟著消失一個月,甚或更久,其後又突然出現。他是真的接受了耶穌基督,又喜愛上聖經班,學習又勤快;但他出席反覆,對我們來說,如何幫助他成長是一種挑戰。除了少數人外,班中實在有很多像「家榮」的人。身為一位導師,兒童斷續出席或只一次參加,如何不致於灰心喪志呢?或許我們的經驗可以幫助你。
『名字的重要』
設計一個方法,幫助你逐個叫出每個兒童的名字—縱使他只告訴你他是某人的表親,住得非常遙遠,又不會再回來。如果覺得需要,可用名牌,但不只用在偶爾參加的兒童身上。兒童不想與別不同,所以一是給所有兒童預備名牌,一是全部都沒有名牌。
有一位導師負責點名,加入新名字和牢記。另一位導師把不認識的兒童的名寫在筆記簿上。如有需要,可在這些名字旁加上提醒自己與兒童特徵有關的字眼(如黑頭髮、年紀稍長、藍恤衫……)。你在商場可能遇見一名曾參加聖經班的孩子,未必記得他的姓名,但至少你可以在班上準確地叫出每個兒童的名字。
可以叫出兒童的名字是很重要的,因為他們每次回來都感到很親切。你可以用以下正面的話語歡迎兒童:「見到你在這裏,我感到很高興。」有些則刻意地缺席,但往往不在兒童控制範圍以內。我們會聽到:
- 我的哥哥要去踢足球,一家人齊去觀看,這是我過去兩星期到過的地方。
- 我們失去了電話,所以不能致電請別人載我一程。
- 我忘記了要回來,當我記起時,已經太遲了。
- 媽媽生了小嬰孩。當媽媽上班時,我要照顧她,不能回來。除非媽媽在家。
- 我的爸爸和祖母都准許我來,但媽媽不許。我真的希望每週都可以在這裡。
- 以上的例子數不勝數。假如導師批評兒童缺席,這會令他們感到沮喪。
『力邀參與』
不常出席的兒童對你的教導有多點反應,如果他們被邀請參加每個課堂活動。
切勿說:「你們都認識這首歌。」寧可說:「這首歌的信息非常好,聽聽你是否懂得唱,我們會一起再唱。」
如果你要為一個連續舉辦了數星期的活動預備禮物,給那些達到目標的兒童,那麼在當天出席的每一位兒童都應有一份小禮物。那些因達到目標而得獎賞的會覺得很特別,因為他們得到擁有二份禮物。至於其他不能獲獎的也可以得到小禮物,不致於空手而回。
當你要跟兒童玩溫習遊戲,緊記要解釋遊戲規則。假如你玩多項遊戲,你也會明白即使你玩過某些遊戲,你都不會記得誰在這裡。簡單的遊戲也要扼要的解釋,俾令每一位都可以玩。
出席率不穩定,你會容易放棄採用互相緊扣的教案,這樣做對恆常出席的兒童不公平,因為會剝奪他們靈裏壯健的機會。例如:兒童需要按步就班地認識摩西的生平,由他嬰孩時被放在河邊的蒲草箱起,直到他瞥見應許地和神將他埋葬。
因為你從不知道誰會出席,所以務必在課堂加入救恩信息。福音的信息往往在課堂中最具影響力,但你也可以用佈道實物工具、背誦金句和詩歌教導。請使用其中一個環節帶出救恩信息及作出邀請。恆常出席的小朋友可以透過不同的途徑聽到福音,也可以將它告訴別人。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兒童像家榮一樣,只要我們時刻提醒他們是屬神的,並表情每次都反映出喜樂。
查域斯決志信主後的短短時間內,已有三、四次沒有出席喜樂團。有一天,他回來了,自願祈禱說:「感謝你讓我回來,我早知道我要在這裡!」
讓偶爾出席的兒童有機會聽和回應福音。六歲的戴安娜接受邀請,到她堪薩斯州家附近的教會參加五日聖經班。她環視四周,說:「噢!這是教會,我從未到過這樣子的地方吒!」數週後她接受了基督,但不常出席。差不多過了一年,她參加教會一些特別的聚會,走到曾引領她信主的女士跟前,說:「你記得我嗎?你去年在此教會為我祈禱。」你永不知道真理在甚麼時候植根在年幼的心田。你該注意到這名導師不「飄忽無定」,像班中某些兒童般。
『充滿愛的包圍』
我們愛兒童,期望每週都可以看見他們。兒童在課堂出現,對我們來說是一大幫助。我們也喜愛像米高那樣的小孩,他往來不定。米高雖然接受了基督,但他時常缺席,令他不完全學習到基督徒應有的行為。每當他開聲為宣教士祈禱,他很快語塞,停頓一會後,忽忽結束地說:「完了。」
我們喜愛像九歲的撒瑪花,當我們問誰曾返教會,她回答說:「我過往有時去,我可以舉手嗎?」那些每週也來聚會的兒童,見到縱使不經常出席的朋友,也會有好處。暑期聖經班舉行數週後,一個恆常參加的八歲兒童跟我們說:「你知道嗎?阿瑪達昨天在學校不停唱著:「主!請賜我宣教心。」她是在暑期聖經班認識宣教。她雖唱得不太準確,但蠻整齊!」
要利用每一時刻,發揮教學的最大裨益,來代替令你煩燥和抱怨的兒童出席問題。兒童每次出席,你要真誠地感恩--甚至是為那些一年只來兩次和只知道摩西已不存活的而感恩。
為那些兒童留下美好的回憶,每當有事情發生,可以驅使他們想起神。他們會記起你的課堂,甚至是他們的得救決志。當他們成長和能夠替自己做決定時,他們可能成為忠心的教會肢體。我們可以見證這一切!
文:Barth and Sally Middleton 譯:陳韻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