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站在雜貨店的收銀處,聽到收銀員問另一位員工:「他去那裡?」不一會,我們發現一位剛剛在一小時前受聘的包裝人員,他巳退回制服走了。
當你以「教師」的名義第一次踏入一個基督教學校的課室時,或許你也很想掉頭走。又或者你已經教授過數百個課堂,你也有同樣的想法。
請等一等……不要放棄!一個小小的「課室毅力復蘇」或許能使你復蘇,再次把生命力注入事奉中。幾乎每個教師都曾灰心及想辭職,但我們那位充滿創意和全知的神,有無窮盡的方法去幫助那些沮喪的僕人。
我們曾發出電郵給一些基督徒教師,請他們完成下列的句子﹕「我很想放棄,但是……」以下的回應包括了一些很美的領悟,能提昇你對兒童事奉的雀躍程度。
「緊記我媽媽的見證,有助我不要放棄。她年幼時一直想得救,卻聽不到一個清楚和完整地表達出來的救恩,縱使她是「返教會」的孩子,她十七歲時才得救。若有人及早向她傳福音,她的生命便會有很大的不同。」
「只是過了幾個星期,我便想放棄了。」[因她相信在二十四個學生中,沒有一個人感興趣]她想﹕「為何這樣煩擾呢?請其他人教這班學生吧!」
「但是當我教關於亞伯拉罕與神談論所多瑪和蛾摩拉時,神向我的心說話﹕『列出那些可能感興趣的學生。』我竟發現有十一個名字列在名單上,我只看到這班學生的負面,神卻看見他們的正面。」
「身為一位較年輕的教師,或許我沒有那些資深教師同樣的理由想放棄,但有時我懷疑,究竟我向某一班學生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是否值得。學生有沒有聽到我的一言半語呢?這時我記起我的童年。我的其中兩個哥哥常常與我一起上兒童班,我們不尊重人。不知是否因為我們的父親是牧師,還是因為我們是典型的小孩,有?不受控制的罪性?我能想像老師見到我?,就會呻吟。但因為兒童工作者對我們不捨不棄,加上父母的祈禱,今天我們才活躍於教會,服事神,飲水思源對自己是有裨益的。」
「以下是推動我向前的動力:
- 不斷點名為孩子祈禱,想到他們的需要時,我想放棄的念頭便會縮小。
- 緊記主耶穌為我經歷艱辛,祂仍沒有放棄。
- 緊記我們若不向孩子傳福音,他們一點也不曾聽聞耶穌,至少訓練其他人去作。」
「我們與主內的弟兄姊妹發生衝突,感覺受了傷。當我們正為怎樣處理這事情而掙扎時,牧師講到要防止苦毒的根在我?的心中生長,他分享了羅馬書十二章18-19節,挑戰我們將此事交給神,相信祂,求祂賜寬恕的靈。然後,彷彿個重擔被挪走了,靠?神的恩典,我們能夠遵從祂的話和繼續服事祂。」
「我們剛剛開始為期一週的暑期聖經班,很多弟兄姊妹參與,教材也不俗,我非常興奮!後來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對暑期聖經班說了一些非常藐視的話。當時我被壓傷了,但我知道一走了之是不對的,唯有流淚禱告,祈求神賜我方向,我不想以譴責來回應,因我知道其他人看我在難處中作見證。神提醒我:『要定睛仰望耶穌。』希伯來書第十二章頭3節扶持我,又給我所需的指引。」
很多教師提到加拉太書六章7至10節和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25節,使他們重新得力,繼續服事。再看看詩篇廿五章4-5節。除非神指引你作出決定,否則不要放棄!
就像那位做不了多久的雜貨店員工,如果你挫敗地離開課室,人們會問﹕「他去那裡?」要做一個忠心的僕人。為著你寶貴的服事,要盡量利用每種形式的「課室毅力復蘇」(CPR-Classroom Perseverance Resuscitation)(包括「勇敢地恆久祈禱」(CPR-Courageously Praying Regularly!),保持心靈健康和剛強。
文:Barth and Sally Middleton 譯:關江少華我們幾乎錯過了 --Grace Swenson, Joanne Anderson
「我們從來沒想過放棄,但有時我們對一些需要完成的工作感到灰心。我們獲邀教暑期聖經班,某個星期日的下午將要舉行教職員會議。我們都有『我不想去這個會議』的感覺!但我們覺得仍是要去。正當我們快要進入會議室之際,忽然有一名少女走前來,說﹕『姬絲及祖愛!妳們帶了我信主!』我們驚訝地望著她,問:『妳叫甚麼名字?』然後我們認得她是誰了,她說﹕『妳們是我見證的一部份。』真是何等的興奮!
「後來在會議上,有位女士問我們仍否告訴孩子怎樣認識主耶穌。她補充說:『是妳們在幾年前的暑期聖經班帶領我的兒子信主的。』
「正當我們有著『我不想去』的感覺時,主耶穌以令人振奮的方法來鼓勵我們!」
為甚麼不放棄? --Alan, Eleanor George
「為甚麼不放棄?如果接觸兒童是一份工作、一個職業、一種專業、或者只是受僱而已,我可以繼續,或是遇上挫折便放棄。這是人在世俗的行業裏的行徑。
「如果我是基於尊重部長、牧師或一些朋友,而同意去教喜樂團、主日學、或接受其他服事兒童的工作,只要我不歡喜,就不再繼續。」
「但若果是主呼召我去做,無論怎樣,我都要繼續。衪曾呼召許多人加入教師的服事,亦曾呼召過很多人離開。沒有其他事情比我提早放棄更令仇敵開心。」
「我不是說,當主呼召我們去做,祂便永遠不會叫我停止作這事,停止與否是祂的主權。那『秘訣』是甚麼呢?要肯定神的呼召後,才接受服事,有時這是唯一勉勵我們繼續服事的因素。
「縱使服事遇困難,其實這是正常的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