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和暖的仲夏夜,街上空無一人,在燈光閃爍的家中,每一部電視機開啟著。父母讓兒童稍晚睡。很多家庭成員凝神望著熒光幕時,手牽著手。
那日是1969年7月20日,飛鷹號太空船登陸月球,美國太空人尼爾 岩士棠準備成為首位在月球表面步行的人,他小心地走離飛鷹號的艙口,慢慢地爬下階梯。
岩士棠的靴子忽然出現在熒光幕前,接著是他的身體,觀眾凝神屏氣,岩士棠把他的靴子壓在月球的塵埃上,說:「這是個人的一小步,卻是人類的一大步。」
歡呼聲爆發!人群走進空巷,各家各戶敲鑼打鼓,煙花盛放,熱烈的慶祝尤似7月4日的獨立日。 人們常對月球極感好奇,探索月球是認識它的途徑之一,但是聖經告訴我們最重要的資料。
創世記1:14-19告訴我們神在第四天創造光,太陽照亮日間,月亮照亮夜間,太陽是散發光的恒星,但月亮如何提供亮光?
它像一個單車的反射器,當汽車燈在晚間照在反射器上時,光即時反彈,立時發亮,如同太陽照耀月亮,月球的岩石和塵埃把太陽光反彈。因此,月亮變成夜空中最光的物體。
陽光不斷照耀月亮;月亮的一半時常折射陽光,然而,當我們在地球上看時,月亮好像在改變形狀,八個不同的形狀叫階段。
第一個階段是最黑的階段,叫「新月」,我們看不見折射的陽光,因為月亮在太陽與地球中間,月亮幽暗的形狀其實是地球的光正被反射。
在接下去的29.5日,月亮繞地球軌道而行。當這情況發生時,我們看見的月亮亦覺改變。我們看見新月,首季月和凸圓月,在這些階段期間,月亮漸見增大,這現狀叫「月亮漸滿」。
在新月的兩星期後,我們可見月亮的全貌,這階段叫「滿月」,從日曆上尋找下一次的滿月日期,如果天氣晴朗,小心觀看月亮,你會看見光和暗的地方,有些地方是由熔岩湧流而成的平原,有些是流星碰撞月球造成的隕石坑。用雙筒望遠鏡和望遠鏡觀望看得更清晰。當你看見滿月時,大聲朗讀詩篇8(你或許需要電筒)然後,為了神把月亮放在天空的「創造奇功」感謝祂。
滿月之後,「虧月」開始,月亮漸見縮小,接著是凸圓月,尾季月和新月,新月重現時,神的夜光又再開始另一個周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