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聚集一起,把目光定睛在超自然力量上。催眠師是一名五年級的女孩子,她活躍、討人喜愛、滿有信心,並有很強的影響力,因為她接受的教育,讓她有多方面的經歷和選擇。在這個夏令營中,她把一枝樹枝懸浮空中,吸引了一群兒童。她說:「經歷這力量是很有趣的。」後現代的兒童被超自然力量、動作和影像所吸引。在多媒體的世代,兒童每日被視像資訊、價值觀和信念所轟炸。
艾雲.馬麥那(Erwin McManus)是洛杉磯摩西教會的牧師。他說:「現代兒童的成長環境是說同一件事情的人很少。然而,後現代兒童的成長環境是說著許多不同類型事物的人更多。」
兒童需要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找尋穩妥,他們需要聆聽神的聲音,多於世界的聲音。腓利士.京寶(Phyllis Kilboum)在其著作「危機中的兒童」 "Children In Crisis" 一書中,提及拜恩�G米亞斯醫生(Bryant Myers)的研究,總結兒童在4至14歲是靈性最開放的時候。
透過邀請兒童主動參與、多媒體和多感觀的環境,我們可以締造機會給兒童,讓他們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,令他們覺得聖經真理是跟其生活息息相關,並有持續的影響。
讓小孩有「星球大戰」的經歷
我的朋友莎朗(Sharon)分享她六年級的兒子如何喜愛觀看星球大戰第二集,他沒有看過先前的劇集,但他完全地被這齣電影所吸引。視像效果吸引他,現在他想看所有星球大戰的電影。
媒體不應該是靈性上影響兒童的主因,但假若你吸引到他們的眼耳,便能贏取他們的心。
後現代的兒童需要知道神的故事擁有壯觀場面的元素,是超越時空和星河的,更是神所孕育的。這裡有一個超級英雄和一場聖戰,我們是這場戰爭的一部份,我們甚至可以得到勝利和永遠快樂的結局。我們的信心和熱忱一定可以擦出富創意的思維,以致神的故事被傳揚。準備好燈光、相機和動作吧!不要忘記音響呢!
創造音響效果
音響效果在課堂�堛漣@用可以像電影一樣,具有引人入勝的作用。錄音、鍵盤樂器或現場敲擊樂器有助達到這效果。你自己的樂隊【對音響熱衷的人】可以令兒童覺得趣味盎然,如同聽戲劇般。製造雨、雷電,風、步操或刺耳的喇叭聲響,可以改變氣氛,讓兒童專注聖經故事。加插顏色和動作,更可加深印象和強化記憶。
製造視覺
兒童天生被多感觀經歷所吸引,特別是視像感觀。後現代兒童根本不認識沒有電視的年代。我們的文化不單以形象為本,並有大行其道之勢。有數碼音響效果的IMAX和3-D形象,令真實生活相形見絀。在上一次復活節外展活動中,我們注意到耶穌死而復活的故事以錄影機投射器投射在一個15呎的銀幕上時,兒童被它所吸引。
穿上戲服的成年人扮演聖經或歷史人物,與兒童互動,意義巨大。例如:讓「大衛」穿著成一位拿著麵包、乳酪和彈弓的牧羊人,邀請兒童一邊與他同坐同吃,一邊敘述牧羊人的生活和分享他與熊和歌利亞爭戰的故事。話劇結束時,他可向兒童指出耶穌是我們的牧羊人、保護者及君王,並強調我們需要一位可信的領袖,從而引領他們作出跟隨基督的決定。
成為一個講故事的藝術家
耶穌將祂的事和影像配合,來教導真理。祂以麵包、光、葡萄樹、好牧人來比喻自己,並以播種者和種子、聰明人和愚蠢人來作比較。耶穌把祂的聽眾從有形的意念引領至靈性的意念。我們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用在兒童身上。
摩西教會曾使用名為「雪」的比喻自然經歷,來傳達神的寬恕和聖潔,也以「河」來解釋聖靈既可以湧流在我們的生命裡,也可以防礙衪作工。這些自然歷險故事,具有影響兒童的象徵意義。雪和河將會不斷提醒兒童有關神的性情和祂在我們身上的工作。
後現代文化強調歷險和故事。一位好導師在過去只需要構思課堂計劃,讓兒童緊記和應用重要事實便可。今天的領袖卻要成為互動的講故事者,像耶穌一樣,把真理涵蓋在短篇故事、言語的形象和真人演繹的戲劇中。
今日的兒童仍會對神的故事有反應。當我們分享個人的挑戰、信心的選擇和祝福時,他們會得著鼓勵,明白神仍在引領和製造英雄式的經歷。這些方法有助推動兒童分享神的奇妙故事,甚至深遠地影響他們的生命。
把虛擬的真實變為真正的美德!
邀請兒童參與事奉,其果效遠遠高於虛擬的真實,並可以培育他們真正的美德。
我的丈夫曾帶領三個喧鬧的男孩,幫助我們的幼稚園領袖清理她的庭園。她的丈夫剛剛去逝。那天很熱,工作艱辛,然而那天的服侍令男孩產生群體的歸屬感。他們互相關懷,先為他人張羅食物和飲料,才理會自己的飲食。離開時,他們祝福那領袖,覺得非常好。當兒童開始看見需要而又滿足需要時,對聖靈的敏感便可建立。
兒童參與聖工,可以見證替代的經歷不能模擬從真實生活而來的祝福。兒童發現祝福是雙向的 --- 比懸浮一枝樹枝更有力量!
其中最大的仍是愛!
重要的關係一旦建立後,後現代兒童學會相信和接受道德的權力,沒有任何事物比愛更響亮和清晰。【林前13章】
我確信當你釋放你的熱情時,你會發現神已把恩賜和能力放在你和其他人身上,來完成祂的使命。
自從基督把恩賜給予屬祂的人後【弗4:8;太25:14-30】,你們要成為星探,發掘每一個兒童的興趣、力量和熱忱,幫助他們發揮潛能,實踐他們的目標及激勵他們行在屬天的路上,而不是陷在後現代主義的死胡同。他們不再被不斷改變的文化風氣拋來翻去,而是被聖靈之風感動和模造。
文:Janice Sakuma 譯:陸劉玉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