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19日

好奇和聰明

好奇和聰明:浣熊砰!澎!所有家人在半夜驚醒。為什麼?一隻浣熊正享用在垃圾桶裏的殘渣。這些黑面多毛的土匪用那靈巧的手指撬開任何容器,牠們不但是解決問題的能手,甚至懂得開門閂和水龍頭。

另一個鄰居時常疑惑為甚麼他們的貓兒食物盤經常沒有食物,貓兒總是饑腸轆轆,當父親晚歸,車頭燈正照浣熊偷吃貓兒的食物時,疑團終於解開了。好奇的浣熊正惹上種種麻煩,甚至可說是樂趣!

我們的創造者--神,把浣熊創造成灰黑厚毛的動物,五至七個圓環點綴多毛的尾巴,祂還把像黑色條紋的面罩蓋浣熊的眼睛,減低耀目的程度。這些哺乳類動物大多數在晚間覓食,牠們有靈敏的嗅覺和觸覺,有助牠們尋找、捕捉或攫取食物。

浣熊的足跡遍及美國每一個州。在樹木繁茂的地區,牠們在空心樹、大木頭或殘幹築巢。沒有樹?沒有問題!在高高的草叢築巢也行。一個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捕獵者甚至在一個棄置的小屋裡找到23隻浣熊。

這些活潑的動物經常住在池塘和河流旁邊,牠們喜歡住近人類,好奇心戰勝了害羞,牠們定期探訪那些放置食物給牠們的家庭,人們可能視牠們為寵物因為牠們可以受訓。然而,這不是明智或容許的做法。年紀較大的浣熊會發脾氣,亂抓和咬人。

許多農夫叫浣熊做害蟲而不是寵物。這是因為如果浣熊只吃蚱蜢和侵害農作物的害蟲,或許農夫會歡迎牠們,但是牠們竟吃掉農作物。一隻饑餓的浣熊會弄翻雞籠,把雞蛋吃掉。浣熊甚至大肆偷吃農夫的玉米,飽餐一頓。

浣熊像熊一般,以四肢爬行。牠們一旦發覺有危險,利爪幫助牠們蹦跳樹上,尾巴則幫助牠們攀爬時保持平衡,站立時作支撐。在動物奧林匹克運動會中,浣熊大有機會在游泳項目中奪魁。牠們也是好漁夫,魚、青蛙、淡水螯蝦和蛤是牠們「漁穫」的一部份。

浣熊的名字來自一個土生的美國字,意思是「他以他的手抓」,其部份科學名稱lotor,在拉丁文的意思是清洗者。經過許多年,人們都認為浣熊在吃食物前必清洗食物。現今的科學家則認為浣熊把食物浸在水中,令它濕潤。

母浣熊在每年春天生下3-6隻幼浣熊,這些幼浣熊在三星期內可以睜開眼睛,但是身上沒有面罩或圓環,牠們差不多花一年時間與母親一起學習如何獵取食物。

浣熊不是半途而廢者。牠們需要食物時,牠們會覓食。幼浣熊需要保護時,牠們會抵擋,擊退狼或郊狼。

我常希奇神為甚麼把浣熊造得那樣好奇?你有何見解?我不知道原因,但是我認為神享受創造這動物,或許因祂愛我們,所以祂想給我們欣賞其他生物的機會。

「你們要稱謝萬主之主-稱謝那獨行大奇事的,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!」(詩136:3-4)

文:Kathy Downs 譯:陸劉玉英